行业资讯
leyu乐鱼官网纺织产品行业研究精选(九篇)
leyu乐鱼官网纺织产品行业研究精选(九篇)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产品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卫用纺织品的产业发展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医卫用纺织品发展的春天在哪里?据预计,2016年全球一次性医疗用纺织品需求量将达1980亿美元,或许这个数字可以直观表达医卫用纺织品的发展规模。
“应重点研究开发医用组织器官材料,同时发展高效医用防护产品,推广新型轻量、超薄、无刺激、可降解卫生用品。”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这样总结医用纺织品的发展方向。
有报道指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市场渗透率和消费量逐步提高。随着技术进步,医疗用纺织品在技术水平、防护功能上都有了极大提高,我国企业生产的高性能、高品质的医疗用纺织品大多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大洋洲等地。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的医疗用纺织品达60亿美元,而进出口的价格差达3.19倍,可见该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
为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医疗用纺织品联合推进机制”,旨在推进我国技术水平高、产品性能好、防护能力强的医疗用纺织品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医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
目前医卫用纺织品最发达的五个市场依次为美国、欧洲(以欧盟国家为主)、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这五大市场医用纺织品的销量约占世界医用纺织品市场总销量的90%。
我国医卫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从2000年之后才真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公开数据显示,2008-2012年中国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年均增长16%,2012年达11.5%,同年产量达到90.6万吨。产品涉及一次性医用服装、医用敷料、卫生巾、纸尿裤等。国内产品主要集中在医用防护纺织品和保健卫生用品方面,而生物医用材料则由于技术和行业壁垒等原因,一直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李陵申谈到,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医用纺织品产业规模迅速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医用纺织品在我国市场的认知度和消费量不高。医院更容易接受国外权威产品,从而造成国产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应用受限。
我国现有6万多家医院、11.5万家诊所、450多万张病床,为一次性医疗用纺织品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李陵申强调,内需是拉动一次性卫生用纺织品市场的主要动力。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具有规模、技术和市场优势,经营状况良好,部分企业有计划投资新的生产线。医用纺织品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需要生产商和医疗部门之间合作更密切,尤其是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初始阶段。
在产业用纺织品的细分领域中,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一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生物医用材料。尽管发展潜力巨大,但医疗用纺织品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品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品牌战略意识;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机制缺失;标准制定滞后;资质认证空白。
据介绍,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医疗卫生用基础材料,如手术洞单、手术服以及纸尿裤、卫生巾等产品纺织品,我国发展很快,但应用率不高,大部分都是出口;另一方面是生物医用材料,如手术缝合线、人造血管、人工透析导管、人造皮肤等,目前我国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产品基本靠进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卫生用纺织材料领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更大。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应用研究阶段,我国仅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究其原因,一是技术研究水平较弱,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人才缺乏;二是体制方面的问题,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企业为了解决成本问题,更倾向于进口相关产品;三是标准制度方面的因素,例如临床试验,因为审批制度的原因,国内一些生产企业宁愿先到国外进行认证,然后再销售到国内,也不愿意在国内进行认证。此外,标准体系也不健全,还有一次性手术用纺织品的环保问题等。
因此,李陵申建议国家加大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大高技术含量的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基础研究力度,争取早日向应用研究过渡;二是加大低技术含量的医疗卫生用纺织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基础医疗卫生用品的使用率。他指出,医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卫生用材料的快速发展,反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尤其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也可促进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这一领域,急需加大研发的力度。
李陵申还强调,要开展国内与国际技术合作,加快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用纺织材料方面的基础研究、整理加工技术研究、整理加工的试剂材料和设备研制和创新开发力度。
医用纺织品是用于医疗、防护、保健及卫生用途的纺织品,它是纺织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相互交叉的领域,是产业用纺织品中科技含量高、创新要求迫切的一类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新型医用纺织品产业正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天然抑菌纤维、水溶性纱布等新材料的出现,使医用纺织品的质量和功能不断提升。它们以抗水、抗血、抗酒精、抗菌、可降解等特点,正逐步替代传统医用纺织品原料。”李陵申表示。
在长春宣贯会上,与会专家反映热烈,如原来的洞单、手术服等掉毛绒,容易形成伤口感染等问题,现在用熔喷或纺粘法长丝非织造布做成的医护用品则能有效降低该污染源,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大家真切感受到新型医用纺织品的好处。
在去年结束的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上,以壳聚糖为原料生产的天然抑菌纤维、以植物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水溶性纱布、采用新型干法纸技术生产的各种无尘纸,以及采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生产的口罩、防护服、手术巾、手术包、灭菌包布等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
岱银集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科研力量和科研体系也不断完善和壮大,目前已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泰安市汉麻纺织工程试验室也落户岱银。2013年,岱银在天梭工业园投资2亿多元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016年建成投入运行,下设纺纱、牛仔、毛呢、品牌服装、其他类服装五个分中心,按照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的标准和要求,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服装实验仪器、检测设备、样品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数百台套,拥有各类技术开发人员300余人,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纺织服装技术研发中心。
依托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岱银集团相继与总后军需研究所、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广州纺织研究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和各大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有:特高支汉麻混纺纱及其面料生产的关键技术、高仿仿毛面料的开发、高强阻燃军用防护服的试制、产业用复合材料的研究等。通过积极推进产学研的深层次合作,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了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为研发特色优势产品、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积累,岱银集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结构。岱银集团是国内最早研发氨纶弹力包芯纱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最早将棉纺产品全部采用赛络纺技术生产,也是国内最早研发竹节纱生产技术的企业,并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竹节纱生产基地。岱银申请的《交捻竹节纱生产方法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是我国纺织行业首次获得该项金奖的专利项目。岱银每年都承担省部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有多个项目荣获纺织联合会、省、市政府授予的科技进步奖、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累计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100多项,获得授权45项,是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
岱银集团坚持开发差异化、个性化、功能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依靠科技创新打造行业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根据集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科研方向,围绕特殊纱线、功能性面料、流行服装进行研发攻关,实现差异化,做出特色,做出规模,创出名牌,打造单项冠军。重点研究开发纺织新材料,开发抑菌、抗菌、吸湿、透气功能纺织品;利用高科技纤维,开发高强、阻燃防护用纺织品;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介入产业用纺织品;研究“互联网+”与纺织服装产业的融合,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迈进,发展成为引导潮流的大型纺织服装研发和生产基地。
岱银集团是国内最早研发生产包芯纱的企业之一,将赛络纺技术应用于包芯纱的生产,提高包覆效果,采用“气雾捻结技术”,改善捻结质量,将包芯纱“无露芯”、“无失弹”变成了现实,开发了长丝包芯、双包芯、包短纤等高端特色产品系列,织成的织物易于染色、便于整理、穿着舒适、色泽亮丽。
岱银集团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国家竹节纱产品开发基地”,研发的“交捻竹节纱生产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岱银”牌竹节纱被行业协会评为优质牛仔专用纱。岱银集团与天津工业大学共同开发的竹节纱CAD/CAM技术,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进行“专业定制”。
岱银集团采用染色前置的环保纺纱技术,利用不同颜色多种纤维混合,优化了生产加工流程,实现了产品绿色环保,呈现出的色彩自然、时尚,色调柔和、温暖,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可生产色纺弹力、色纺竹节、长丝色纺复合等高技术纱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牛仔、针织、色织等领域。
区域经济发展有三大理论支柱,即经济增长极理论、园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彼此相关联的公司、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2]。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产生的,而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因此,利用产业集群重构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空间结构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看,集群是在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空间集聚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联系与合作,进而形成企业网络。 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相比较,在空间上接近的企业或机构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和协调的交易关系。 首先,产业集群延伸了集群内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研发、试验、评估、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都进行了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相关资源能够在集群内部进行合理分配,这有利于缩短交易时间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生产经营信息能够快速及时地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以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有效与合理。 最后,集群效应推动了集群内部各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同一类型或同一种产品的相关企业聚集在特定地区内,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日趋增多,且研究成果展现出诸多有益见解。 国外学者 morosini认为,企业与集群内各种公共机构平台通过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了集体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集群企业共享散布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知识,而且有利于促进集群企业间的技术转移[3]。 molinamorales等对西班牙传统制造业集群内 288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虽然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但是各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网络关系,这些独特的网络关系使得集群内企业对共享性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同,这些差异性可以解释各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4]。 omokazu等对日本的三个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并验证了三种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与大学、跨产业经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效应[5]。
kanda和 deshmukh的研究表明,协调好集群企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所处区域的竞争力[6]。 sirmon和 hitt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会选择一系列资源来支持其经营活动,当企业所选择的资源与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这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行业领先位置[7]。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效应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应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了两个市场,国内市场约占 80%,国际市场约占 20%。 一些纺织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从加工贸易、oem贸易到拥有自主品牌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结构[8]。 顾志群等从核心技术、集群文化与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集群绩效进行了衡量,并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评价指标予以量化,由此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9]。
罗国勋等分别从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对依托企业集团的小企业集群、中卫型小企业集群、空间集聚小企业集群、市场型小企业集群和网络式小企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分析论述[10]。 卞继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绩效棱柱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系统,并从利益相关者满意、战略、流程、能力和贡献五个内在相互匹配的维度对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11]。 宁军明认为,要提高产业集群绩效和促进集群发展,除了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集群结构与改善治理质量[12]。 姜鑫和罗佳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业集群在结构、行为与绩效三方面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每一产业集群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发展欠佳[13]。 吴义杰、何健指出,在产业集群的衰退期,某些关键因素的改变导致了集群的衰亡,因此在产业集群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市场空间[14]。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而重要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15 16]。 黄建康和蒋伏心认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王娇俐等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18]。 蔡绍洪和陆琳认为,产业集群的动态共生稳定条件取决于集群企业博弈收益差距程度、实现自身收益变化方式等因素[19]。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从主观方面对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研究,但对纺织企业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及定量方法应用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描述;其次,运用区位商法对全国各地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量化,对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排序;最后,对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现状加以比较,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纺织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 由于集群产业比单个公司竞争更为有效,因此加强对纺织产业集群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具有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种植到产品加工,纺织业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很明显。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这五个省份,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 根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中心的统计,山东省诸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男装名城”,山东省王台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江苏省金坛市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童装名城”和“第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等等。 近年来,随着东南沿海纺织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和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的生产规模在趋于稳定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新的产业定位:一方面加快产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加速向内陆梯度的转移,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形成了一些纺织产业相对聚集地,其中有些还是起点较高的纺织产业集群区域[20]。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 1所示。
在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西部有些省份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已见雏形。 比如,西安现代纺织 产 业 园 于2009 年 4 月被批准设立,它是以承接西安地区纺织企业外迁改造为依托,以全省纺织产业链企业入园提升为基础,以吸引东南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的专业化、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2010年 11月,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第十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中被新授予的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全国 28个纺织产业基地中唯一一个在西部地区的基地。 在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被首次列入重点建设项目[21]。 纺织工业是陕西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相对快速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原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政府规划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大量东部沿海纺织类企业也面临着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 由此可见,新型产业园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可谓是“顺势之举”。
与此同时,建设中的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称号,日本伊藤忠公司、正邦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集团(集团区域总部中心)、埃迪蒙托居室用品有限公司(家纺产业项目)等四户重点招商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四个项目总投资达 6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 1 8万个,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200亿元。 另外,国内著名企业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也有投资意向。 延长的纺织工业园产业链为加快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在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加快了在纺织服装产业后加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提升合作领域和层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设计加工到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极大地带动了咸阳纺织企业做大做强。
自 2002年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开始试点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1年的 9626亿元增加到 2010年的 40839 16亿元。 2011年 1月至 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 10 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0 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 7%,较上半年提高了 0 1个百分点[22]。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41%和 27 5%(高于东部 10 3%的增速);中部和西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27 8%和 25 9%(高于东部 16 6%的增速)。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整体布局将继续西进。 预计“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将基本形成发挥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区域优势的产业布局体系,纺织业经济总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到 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将由 2010年的 17%提高到 28%[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使区域纺织业的外部经济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带动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纺织业发达省份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中,识别产业集群的方法主要有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法。 波特案例分析法需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这限制了客观性数据的收集;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基于以往资料和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它在反映产业的动态变化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区位商法是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是辨认产业集群的常用工具,用区位商法计算的集群集聚度能够反映区域主要产业特性,而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计算方便。 因此,本文采用区位商法,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实证分析。
区位商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区位商法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判别方法,其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一般来讲,lq =(eij/ ei) /(ekj/ ek),其中 eij指 i地区产业 j的工业产值,ei指 i地区工业总产值,eki国家 k产业 j的工业产值,ek指国家 k的工业总产值。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明确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 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就越高。 当某一产业的 lq值大于 1时,则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某产业的 lq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也就越强。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2010年至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并选取了全国 31个省市行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同时,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业在江浙一带、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几大区域,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宁夏这 8个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内的纺织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区位商(尤其是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在识别中国产业集群现象方面是合理和可行的,且检验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这说明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方面,经济发达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说明,用纺织行业工业产值计算的区位商是判别中国纺织产业集群集聚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壮大,带动区域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这对推动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纺织产业的集群集聚度仍然不够,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在自身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吸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纺织企业发展的对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部与东部产业集群的过渡与衔接。
作为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政府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尽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地方政府应以现有的以及新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实现东西部纺织产业集群的良好衔接,科学引导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聚集,增强集群内部企业总体生产能力,扩大集群的影响力。 政府在对待纺织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方面要区别对待,尤其应对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各个地区应当根据掌控的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产业集群来提高纺织产业发展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意识,在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升级的规律基础上,把握各个阶段的特点,对纺织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调整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实现从单一的行业模式向产业集群的过渡。
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的水平,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的特色品牌,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品牌贡献率;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强的、附加值高的纺织产业,地方政府要对东部地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纺织产业转移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鼓励与支持。 在中部地区,已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的地区要引进大批纺织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县域、镇域的特色纺织经济,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基地或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培育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同类及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向基地或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在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能源等优势,在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实行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工作,积极发展棉纺、毛纺、丝绸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力争赶超中东部地区。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支持纺织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要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品牌的创建意识,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合能力。 其次,应充分开发品牌无形资产,通过引进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 最后,应加快推进我国纺织企业的品牌化进程,开展纺织品牌企业创建工程,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2]顾志群,沈友娣,康君.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4648.
[3]罗国勋,汪少华.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绩效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7072.
[4]卞继红.基于绩效棱柱法的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1):6063.
[6]姜鑫,罗佳.中国工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行为与绩效数量化评价研究———基于 scp范式的产业集群主成分分析
[8]吴义杰,何健.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5):181184.
[9]黄速建.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0]卢锐,杨忠.市场开放、产业集群与东陇海工业园的战略转变[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2):14.
[11]黄建康,蒋伏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苏南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2):14.
[12]王娇俐,花磊,王文平.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1(8):6468.
[13]蔡绍洪,陆琳.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5):4246.
[15]西安纺织产业园区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eb/ ol].[20120506].
20世纪80年代,原纺织部提出纺织工业要转轨变型,由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并重点支持以技贸结合方式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先进的纺织机械,用以支持纺织企业建设和技术改造。这一时期,纺织工业共引进包括涤纶长丝高速纺丝机、涤纶长丝弹力丝加捻机、转杯纺纱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经编机、新型整理技术等100多项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仿制后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项目带动了我国纺织工业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原料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我国纺织工业实施了“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引进技术与国产化”、“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和设备一条龙”、“清梳联技术”、“精梳机项目”等国家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专项。据统计,1991―1998年,我国用于纺织工业技改投资达1400亿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达200多亿美元,并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合作方式生产了60多种新型纺织设备,推动了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合机、精梳机、浆纱机、整经机等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喷气织机及其配套件形成了自主研发与配套能力,印染机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明显增强。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共进口国外先进设备189亿美元,加上与之配套的技术改造投入,5年中我国纺织工业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的投入数千亿元,使我国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开发了聚酯和抽丝技术的成套装备,实现了大量新型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浆纤维、蛹蛋白粘胶长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DTT)纤维、芳纶1313的产业化生产。其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年产20万吨成套聚酯技术,每万吨投资额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5―1/10,自主研发的涤纶直接纺长丝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5―1/12,自主研发的涤纶短纤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的1/10―1/8。到“十五”末的2005年,我国纺纱采用清梳联比重达到36.8%,精梳纱生产比重为25%,无结纱超过50%,无梭布达到53%,全行业装备中采用国际先进装备与国内90年代后生产的已占40%左右,织造装备中采用无梭织机及相应配套的准备设备比例大幅提高。这些自主创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成本,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大发展。2005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137.4%;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25.6%;纤维加工量增长97.8%;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34.2%;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由25%提高到36%。
纺织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距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据2004年我国工业普查显示,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综合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287%,其中纺织业为0.30%,服装业为0.16%,化纤业为0.47%,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这与发达国家平均5%的投入水平差距很大。
(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层次低、程度低、效率差、速度慢
首先,从转化层次看,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绝大多数科技成果仅限于科学论文、专著和设备、样品上,而转化推进到商品化、企业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凤毛麟角。其次,从转化的程度看,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技术商品化率只有30%左右,产业化率仅10%左右,而发达国家纺织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率即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高达60―80%。再次,从转化的速度看,我国纺织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长、速度慢。第四,从转化的范围看,我国的纺织科技成果大多在单一领域一次性转化,而在发达国家,技术成果则在多个领域连续转化。
随着纺织行业管理机构的撤消,在行业组织尚未起到产业组织职能的情况下,制定行业长期发展战略,选择技术方向、组织协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消化引进技术等关系行业长远发展的工作停滞不前。而且,改制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大院大所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主要来源,企业一般不配置重大技术的研发能力。这些大院大所还担负着共性技术的工程化、技术的系统开发等职能。院所企业化改制以后,利益机制的变化决定其不会再为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而改制时也没有对企业今后的技术来源问题做出安排,使得纺织行业共性技术来源日趋枯竭。
一是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行业创新示范体系,集中力量解决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共性问题,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企业技术、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的利益、积极性,强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促进我国纺织品原产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开发和注册,塑造和提升我国纺织品原产地形象;研究制定对纺织品服装产品的登记备案制度,以适应国际化的生产需要,促进新型纺织品及服装品牌的创新发展。三要推广建设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提升纺织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四是要加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建设,对其中的非盈利性机构给予政策扶持。
为此,一是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投入;二是政府通过税收、信贷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尤其要构建适应纺织工业进入微利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作为研发投入主体的纺织企业有能力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
建议设立纺织行业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金,专门用于帮助有关企业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主要用于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
纺织业是浙江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策形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浙江省纺织行业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提升转变,如何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其发展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纺织行业一直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主要纺织产品产量中纱、化学纤维、印染布、丝绸、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均居全国前列,其中代表现代纺织原料的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44%,居全国首位。浙江省的纺织企业数量和规模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不可否认,浙江省纺织业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纺织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品牌不足等。这些对浙江省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一)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国内形势。首先,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纺织企业的出口及效益。浙江省纺织产品的出口主要是靠低成本,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相对提高出口纺织品的成本,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将进一步减弱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影响企业的出口及效益,给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纺织品出口处于全国前列的浙江无疑会首当其冲地面对这一挑战;其次,用工荒、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生产产品成本上升。近些年浙江省出现了“用工荒”的难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目前已达到700万人左右。企业招工难,进一步使得纺织企业不得不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了生产的成本。此外,原料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也成为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持续上升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增加了纺织产品的成本;再次,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由于打造绿色浙江战略的深入实施,纺织印染企业成为政府整治的重点之一。因此,纺织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以及治理成本较以往显著增加。另外,浙江省可用于生产纺织品原材料,尤其是生产棉花的耕地面积相对其他纺织品生产大省较少,可耕种土地面积稀少制约了浙江省纺织品原材料的生产,进一步制约了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
(二)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形势。首先,国际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限制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主要手段。浙江省纺织行业的产品出口也必将要应对这些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的新型贸易壁垒。当前,影响浙江省纺织行业较多的贸易壁垒有反倾销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社会责任标准贸易壁垒等几种形式;其次,后配额时代的进入使浙江纺织业面临新的挑战。从2005年1月1日起,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进口配额全面取消,纺织品服装业正式进入“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给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主要发达国家在取消纺织品配额的同时,必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出口能力和成本优势进行限制。
(一)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以适度规模作为浙江省纺织业发展的特色。浙江不仅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地域比较集中,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要着力加强浙江省产业集群方面的规模,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节约成本,进而形成规模经济优势。行会协会应重视浙江省纺织业在这一方面的优势,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创新率,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以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建立示范点的方式对好的经验予以推广,同时加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
(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浙江省纺织企业,要想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其发展轨迹就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移,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精神。新式样、新时尚是纺织市场的活力所在,新纤维、新面料则是企业竞争实力的体现。新品开发不仅要关注设计环节,还要延伸到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要不断关注消费动向和消费心理的变化,善于发现消费者的需求,跟进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新品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物理化学指标,还要研究产品的功能性、品质性和审美性,善于将舒适与自然、品味与时尚相结合,将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三)加强品牌建设。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注重品牌的建设。首先,创建优质品牌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产品的设计。例如,结合浙江省纺织业的特色以及自然人文因素,创建一些服装质地优良,具有江南风韵的服装品牌,在国际服装市场上形成浙江省的特色,从而塑造品牌个性。这就要求纺织企业在纺织品的生产和设计两方面双管齐下,整体上提高浙江省纺织品水平。其次,要加强品牌运营、策划、推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把企业的品牌形象推广出去,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四)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注重人才培养。在提高纺织业技术水平方面,浙江省应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成产业联合体,由高校组织技术攻关,政府制定产业技术政策,企业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才方面,要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除了吸收毕业生外,还可以通过高等院校进行在职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要让科技人员有机会接触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同时,加强熟悉WTO协议的法律人才和营销人才的培养。通过与高校、行业的合作,培养善于开拓国际市场、能够进行品牌营销、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合法贸易的人才。
(五)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针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浙江省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以及浙江生态省建设的要求,浙江省纺织企业应注重鼓励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引导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监测和控制,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全行业内鼓励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实用新型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方法,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知识培训。在企业中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低耗高效的观念。
记者从有关权威人士处获悉,在启动1000万亿投资后,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应对经济形势的重要部署是,加紧制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力争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出台,并以高规格形式。这是自国务院总理2008年1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解决九大行业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届时,多项组合政策出台以促九大重点行业振兴。
据悉,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在制定九大行业振兴规划时,有五点基本原则。具体为:一、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二、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三、修订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四、加快推动兼并重组,引导企业继续发展,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五、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系列三个抗虫棉品种通过推广转化,到目前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0多亿元。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项目组在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开发专项等计划基金资助下,自1995年1月开始至2007年底通过鉴定,历时13年研究完成。选育出的鲁棉研18号属抗逆性突出的稳产型转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高抗棉铃虫和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耐盐碱,成为病、虫、旱、碱等灾害性年份或棉区种植的首选品种;鲁棉研20号属早熟性突出的省工易管型转基因单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是黄河流域棉区间作套种的首选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号属双亲抗虫的高产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增产潜力大,耐早衰,为高肥水棉田创高产的首选品种。(来源: 大众日报)
截至2008年12月11日,美国新棉加工和检验量接近218万吨,占预期美棉产量的70%以上。从检验结果看,今年的美棉平均纤维强度为29.8克/特克斯,较去年提高0.5克/特克斯,并创历史最高水平。最近十年,美棉纤维强度持续改善,年均提高0.18克/特克斯。(来源:中国棉花交易网)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智能纤维,朝着智能服装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2008年12月出版的《纳米快报》(Nano Letters)杂志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科托夫(Nicholas Kotov)和江南大学教授胥传来等人报告了制造智能纤维的新方法。与此前的智能纤维制造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简单、成本也更低。研究人员将普通的棉线放入碳纳米管溶液当中反复浸渍,再使其干燥。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电子设备。如此几次之后,棉纤维就具有了导电性。 (来源:财经杂志)
被欧美专家认为“人类至今以来发现的最完美纤维”,又称“人类第二层皮肤”――汉麻服饰在雅戈尔集团研制成功。目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掌握了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雅戈尔集团已研制生产出袜子、衬衫、西服、裤子、内衣等试销产品。近期,雅格尔将开发160款衬衣的设计和制作,在2009年3月的2009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集中展示。另外,2009年还将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开设4家大型“汉麻生活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正式向全世界。(来源:杭州日报)
近日,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厂长吴景哲在生产调度会上宣布:“昆仑牌”抗起球腈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该腈纶厂技术副总工程师马廷连介绍:“目前国内下游纺织用户每年抗起球腈纶的需求量已达到两万吨,我们成功地在6万吨级的生产装置上放大生产了优质的抗起球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达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来源:中国纺织报)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主办、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溶剂法再生竹纤维纺织材料的研发”项目300吨/年中试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标志着福建省成功研制出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专家认为,该项目为国内首创,自主设计的整套工艺路线和溶解、脱泡、过滤等关键设备均具创新性,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于解决我国天然纤维短缺问题,推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福建日报)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对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差别化纺纱”的品牌。近日,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又成功开发了Birla Modal系列纱线。Birla Modal是环保的、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由100%天然优质木浆制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Birla Modal具有工业纤维的所有优点:均匀度高、品质统一、纯度高、线性密度与纤维长度达到最佳值。在此之前,超细纤维是一个梦想。(来源:中国纺织报)
记者近日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悉,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当前纺织行业的困难形势主要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是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波及面广,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影响。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对发展中国家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经济受到的冲击巨大。目前,行业中的三分之二企业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 (来源:中国纺织报)
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品成果转化,围绕天津滨海新区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发展,天津工业大学所属的新技术公司计划在天津市大港区海洋石化园区投资1.2亿元,建成一个研究手段先进,集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纤维界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技术水平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与研发中心,建设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纤维油剂、助剂、催化剂生产线。天津市大港区具备承接现代化工业项目的基础和条件,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南港工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等工业园区,今后都将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来源:科技资讯)
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流行面料”吊牌评审会上传出喜讯,萧山区党山镇杭州振亚纺织公司开发生产的“吸湿快干”板丝呢面料被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评审为“中国流行面料”。该产品是运用高新科技研发的涤纶短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快干功能,是优良的裤料和套装面料。(来源:中国纺织报)
2008年12月17日,上海纺织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此前上海尚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代表纺织行业的综合性中介组织。全国政协蒋以任出席成立仪式。(来源:中国纺织报)
罗马尼亚媒体报道,罗马尼亚纺织服装制革企业联合会主席马丽亚 克拉皮妮女士告知媒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困难,外国订单大量减少,出口下降。2007年来料加工产值占纺织业总产值的58%~60%,2008年来料加工产值同比下降10%~20%。今后4年金融危机将对纺织工业有严重影响,2009年将有4万多纺织工人(占整个纺织工业职工人数的15%~20%)面临失业。截至2007年底,罗纺织工业职工34.2万,到2008年7月底还有31.2万人。(来源:商务部)
2008年12月11日,盛泽镇政府、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和中国绸都网携手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盛泽正式成立了国家(上海・盛泽)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这不仅是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出沪合办的第一个纺织专利服务机构,也是我国首家跨区域的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据悉,该中心正式运行后,通过中国纺织专利交易网向企业专利信息;企业也可以直接向该中心提出新产品要求,委托该中心提供相应专利服务。(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记者从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获悉,杭州中纺城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公司市场化运作的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正式升格为纺织产品“国家级检测中心”。从此,该检测中心出具的纺织产品检测报告还可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多边互认。据了解,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有80多台(套)试验和检测设备,其中进口先进设备占80%。目前,该检测中心正在进行省级计量认证的有关工作。(来源:萧山日报)
据银川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月至11月份,宁夏17种重点大宗商品出口98861万美元,同比增长28.5%,占宁夏外贸出口总额的55.4%。其中,羊绒纱线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183.2%。(来源:中国经营报)
12月19日下午,以纺织工业物品编码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核心项目的中国纺织创意产业服务工程正式落户中国轻纺城――绍兴。这项工程将有望实现厂家与商家的“零距离”接触,大大缩短纺织产销流程。应用纺织工业物品编码技术,每块面料将拥有一个17位全数字型的编码,作为其在全球唯一的“身份证”,由无数块面料组成的编码构成的庞大信息库,为采购商快速便捷搜索“定位”,实现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零距离”。为保证通过信息库找到的产品货真价实,工程实施者还建立了质量检测中心,实行会员制,保障入库产品的品质及其技术信息秘密。目前,投资2000万元的工程已经启动,除了建立相关网站外,还有实物库,检索者通过信息库查找到合适产品后,还可亲身感受实物样品。(来源:中国纺织报)
[摘 要] 入世以后,伴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国外利用技术壁垒针对中国纺 织品实施贸易保护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纺织服装作为江西省最大的出口产品,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困 扰。本文研究了江西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分析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江西纺织品遭遇的技术壁垒,并提出了应对技术 壁垒、保持江西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的对策。
纺织服装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出口产品。自2002年以来,全省纺织服装出口量逐年增长(受特保措施影响,2005年除外),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尤其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纺织服装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伴随着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出于各种经济和目的,一些国家正在不断利用各种技术壁垒,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江西省纺织服装的出口也深受影响。如何应对国外技术壁垒,保持江西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江西省对外经贸主管部门获悉,从2002-2006年8月份,除2005年呈小幅下滑以外,江西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持续增长。国有企业出口量相对下降,但仍然是江西省的出口主力。“三资”企业和企业的出口增幅明显,尤其是企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3、2004和2005年的1-8月,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524%、543%和127%。全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设立如雨后春笋,从2003年-2006年8月,国有企业的数量从83家减少到51家,“三资”企业的数量从86家增加到136家,企业从22家增加到146家(见下表)。2006年全年纺织服装出口额达9.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6.1%。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总数也从2003年的198家发展到2006年的341家。
1.得益于atc协议所确立的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进程,使发达国家按照协议规定的进度表逐步减少受进口配额限制的纺织品种类,从而促进了纺织服装出口量的增长。
2.江西省纺织服装产品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增强了全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些地方纺织女工的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仅为沿海省市的一半。水电资源较丰富,成本较低,一些县市电费每度不到0.3元,大大低于沿海地区。
3.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外商在制造业实际投资1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16.4%,金额为2.79亿美元。另外,由于资源瓶颈和产业结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明显提速。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大部分是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加工型企业。
4.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省内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南昌、九江及赣南等纺织基地,涉及棉纺、化纤、针织和服装几大领域,其中针织业在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较明显优势。南昌市青山湖区聚集了约500家针织服装厂,规模以上企业达93户,已经形成了从针织布、印染后整理到针织服装加工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90%以上出口。九江共青城及其周边德安县聚集了70多家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及江西欣宁制衣等近20户引资企业,主要生产羽绒服装及加工出口服装,并形成了“鸭鸭”、“回圆”等十多个羽绒服装品牌。此外,赣州纺织服装企业主要聚集在龙南、南康、大余和全南一带,生产服装数量占全省的12.2%。
纺织品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技术壁垒涉及产品性能、质量标准及生产、加工、运输、穿着使用及穿着后处理的全过程,对纺织服装的质量要求也从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安全性、环保性、卫生性和舒适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严格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纺织品生态标志。许多外商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信用条款,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
1.技术法规。迄今为止,一些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纺织品的技术法规,如欧盟2002/61/ec关于禁用22种偶氮染料的法令;2003/3/ec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指令;2007年6月1日起执行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简称reach法规),欧盟将根据化学品的生产与进口量以及危险程度等因素,对化学品采取注册、评优、授权等形式的市场准入管理和控制程序。此外,欧盟pfos禁令规定欧盟市场上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每千克制成品不能超过50毫克。pfos物质是广泛运用于纺织品防污处理剂的主要活性成分。
美国对纺织服装制定的技术法规也达10多个,如羊毛制品标签法案、毛制品标签法案、纺织纤维制品鉴别法案、羽绒产品加工指南、法规等。
2.技术标准。主要有欧委会2002/371/ec关于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标准、2003年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生态纺织品认证oeko-tex-100标准和oeko-tex-200标准等。2007年最新版本的oeko-tex标准对涉及致癌和致敏染料,禁用芳香胺、邻苯二甲酸盐等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参数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3.生态标签制度。国际上通行纺织品生态标志有10种之多,如德国的“蓝色天使”、“toxproof”和“eco-label”,美国的绿色标志、纺织纤维制品标签、纺织服装及某些布匹的护理标签,日本的“生态标签制度”,荷兰的“milieukeur”等。2005年南非制定了新的标签制度,强制要求对每件产品均标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比重,只有符合该规定的纺织品服装方可获准进口,并在南非国内市场销售。
总之,采取技术壁垒来限制进口的国家越来越多,技术标准与法规越来越严格。对江西省出口商品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限制了出口量,提高了出口商品的成本。
尽管江西纺织服装出口发展较快,但其纺织服装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中,在经济规模、技术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均与国内纺织服装业发达省份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传统的纺织工艺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环境,甚至有些纺织产品上还残留很多对有害的物质,内在质量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容易遭受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
为了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江西省纺织服装企业应苦练内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调整出口战略,突破国外贸易壁垒。
1.加强对主要进口国纺织服装技术壁垒的动态研究。出口企业应关注国外技术壁垒的发展动态,收集、整理、研究和掌握最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比研究新老法规、标准之间的差别,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将技术壁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服装纺织行业要实现产业升级,要用高新技术改造行业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把技术进步重点放在新型印染后整理设备及工艺技术方面。有能力的纺织印染后整理企业,应加快陈旧设备改造工作,使传统设备技术早日更新换代。加大力度开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建立健全新产品科研开发机制,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专利、专有技术及科技成果应用奖励办法、差别化产品效益考核奖励办法,有效调动开发、生产差别化产品的积极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mpr(产、销、研相协调)产品开发运行机制。一方面使研究、生产、营销人员共同组成的产品开发链得以强化;另一方面企业重点产品开发方向得以明确,有效促进新产品开发的进度,形成研究、生产、市场开拓一体化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3.控制企业适度发展规模。投资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可能导致省内纺织服装业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省内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终端,产能的扩张,很大一部分是低水平扩张。由于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世界范围内纺织品服装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狭小,一味盲目扩大产能,很容易授人以柄,遭到包括反倾销、特别保障措施和其他技术壁垒等手段在内的限制,从而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也使纺织服装企业在后配额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我们应高度关注纺织服装业的投资过热现象,控制企业适度发展规模。
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控制银行,把投放与企业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相结合,引导投向技术创新能力强、重视环保的企业。通过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破产、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企业组织再造,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更好地发挥原料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注意培育和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尤其要挖掘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提升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质量,包括从生产设备、原材料、面料、设计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将规模简单地扩大。企业要充分利用配额取消的有利时机,看清形势,转变增长模式,以质取胜,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质量,提升产业层次,稳健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档次,合理利用生产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4.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应在提升原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并开拓一些新型的产业集群。(1)改进管理方式。改变个体、家庭小作坊式生产管理方式,通过集群内企业兼并、重组,或吸收集群外优势资源,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2)培养骨干企业。培养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集群运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3)细分市场。进行市场细分,使集群内各企业能发挥各自优势,集中精力将产品做强、做精。同时,细分市场更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分工协作,形成系列化产品。(4)改变低价竞争策略。改变低价竞争策略,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引进先进设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吸收、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提高专业化层次。(5)构建支撑体系。构建完善的集群内支撑体系,设立相关的配套服务机构,如金融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特色产业技术的专业学校、企业协会、同业公会等机构。(6)发挥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由政府来组织企业共同商讨未来战略和市场开拓、解决共性技术的活动;建立公共网站,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宣传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宏观调控政策,间接干预集群内经济,使集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重视生态认证,发展“绿色产品”。所谓绿色、生态、环保,对于纺织品服装而言,是指在纺织品服装的生产、消费者使用和使用后处理这三个环节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对产生一定的毒性。人们把这一类产品叫“绿色产品”。(1)端正认识。纺织服装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绿色、生态、环保的积极意义,而不仅仅将它看成是发达国家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扩大出口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环境保护、维护人类健康安全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采用国际标准。对于以出口为经营目标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应以国际质量标准为准。有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所实行的国内标准往往高于国际标准,省内纺织服装企业也应尽量采用进口国的相关质量标准。这样做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国家的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而且愿意支付因环境因素而提高的那部分价格。所以,因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成本上升,不仅不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相反还会使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3)重视生态认证。纺织服装企业应重视生态认证,尽快获得相关的国际认证。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涉及纺织品服装的“绿色”认证主要有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oeko-texstandard100和200产品认证,等等。一旦企业获得这些认证,就如同获得了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通行证。
综上所述,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将会给江西省纺织服装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会使纺织服装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江西纺织服装业必须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传统纺织品的深精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新品、精品参与国际竞争,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全面提高出口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应对国外技术壁垒,适应开放后的市场需要。
2007年,他率研究人员攻克高支大麻长(湿)纺纱和大麻混纺纱技术等多项技术攻关课题,使纯大麻可纺支数突破了60Nm,大麻混纺纱突破了100N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山西绿洲的前身――晋城市纺织厂是一个生产低支纯棉纱、窄幅布的小型棉纺企业。到1992年公司终因产品单一、纯棉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等多种因素,陷入濒临破产倒闭的窘境。
10多年来,山西绿洲始终坚持“科技领先、创新发展”的自主创新精神,追求卓越、不懈进取,使企业实现了由生产纯棉产品向大麻脱胶、梳理、纺织、服装加工为一体的大麻纺织企业。
2001年,山西绿洲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确认为“全国大麻纺织产品开发基地”,被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为新技术企业。
“立足自主创新,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大麻纺织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我们追求的梦想。”――李德茂
大麻纤维及纺织品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国际、国内新兴的研究领域。大麻纺织品具有抑菌防霉、吸湿透气、无静电、屏蔽紫外线等独特性能,是典型的绿色产品。
但由于大麻纤维形态特殊、非纤维含量高、加工难度大,特别是大麻脱胶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其可纺性被纺织界视为“”。
面对这一难题,李德茂立足自主创新,先后攻克了大麻脱胶、梳理、纺纱、织造及面料的后整理等技术难关。从1993年起,公司先后累计投资1.184亿元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并探索性地将纺织高新技术应用到大麻纺织工艺技术之中,在国内同行业先后创造了四个第一:
第一次将生化技术应用于大麻脱胶;第一次将数字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大麻纺织工艺流程;第一次将纺织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应用于大麻产品开发;第一次建成了以国产设备为主的大麻打成麻工艺生产线,建成了独具特色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麻纺纱和大麻面料生产线。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李德茂主要采取了几个方面的措施: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对纺纱、织造、麻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攻关,配备了USTER条干均匀仪、电子织物强力机、纤维质量分析仪等国际、国内先进的检测试验设备126台(套)。
如今,山西绿洲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64人,其中4人被聘请为“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外李德茂积极实行产学研合作,广泛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先后与德国和加拿大的大麻研究所、天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轻纺与美术学院、中国苎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长期聘请美国面料高级设计师、德国高级服装设计师进行大麻终端产品开发,并聘请了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麻纺协会等国内10多名麻纺专家为技术顾问。
“开发大麻产品,使绿洲走向了创新强企之路。而依托科技进步,则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李德茂
通过实行产学研开发,山西绿洲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双高一优”项目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3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
成果不仅于此,他们还成功地开发出了大麻及混纺纱、面料、服装、床上用品四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填补了国家纺织工业多项空白。其中:7种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3种面料作为替代进口面料入围“中国流行面料”。
因此,2007年,他针对山西绿洲大麻生产线存在的缺陷,下达了脱胶技术攻关、高支纯大麻长(湿)纺纱和大麻混纺技术攻关等多项课题,使纯大麻可纺纱支数突破了60Nm、大麻混纺纱突破了100Nm,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通过大麻脱胶技术的改进,使大麻原麻脱胶制成率由48%提高到60%,产品单位成本相对降低10%~15%,同时使PH、COD、BOD去除率分别达到98.25%、97.34%和99.16%。
2007年,山西绿洲荣膺入选“中国麻纺行业综合竞争力前十强”,“LZ绿洲”大麻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新产品科技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目前,山西绿洲的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心城市,并出口至美国、意大利、日本、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很难相信这样状况的李德茂,在山西南部阳城县的一个小山窝里,正在领导着这样一场大麻纺织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仍然坚持在第一线。
在这个外表看来有些破旧,不太起眼的厂子里,李德茂率领的核心团队却是干劲十足,提及李德茂,他们对这个带他们一路走向成功的老人充满敬意。
一家上世纪60年代末组建的小厂,有多少次陷入困境濒临破产自不必提,重要的是如今它已经通过战略转型而萌发出勃勃生机,而李德茂则在这家企业的历史记录下了自己创造性的浓重一笔。
在采访过程中,李德茂谈及山西绿洲的未来,心情显得有些沉重,究其缘因,他总是在忧心于自己身体难以承受,感叹于老国企的改制进展太慢,喜悦于如今形成的科研创新的节节进步,而向往于未来的企业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分析了纺织印染行业引入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生态安全性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纺织品标准针对有毒有害物质提出的限制,并对纺织印染行业有毒有害物的生态安全防范对策进行了探讨。
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生态纺织品及其消费已成为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新热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标准,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实施安全检测,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健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纺织品的印染加工作为一个典型的化学处理工艺过程,其对环境和消费者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又与纺织品的印染加工以及部分前处理和后整理加工紧密相关。特别在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杂质,它具有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碱性大、毒性大、水量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
多年来,我国对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印染废水治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大力推行行业清洁生产,取得不少成效。但在污染物的控制方面主要针对废水中cod、bod、色度等综合指标,忽视了应同步从源头上抓染化料使用中有害物质的控制,对纺织品中引入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方面研究的进展大大滞后于国外出台标准的进程。特别是对原料的生产过程、纺织品的生产工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缺乏研究,国外废弃的原料或生产工艺,国内仍在沿用,在生态纺织品的法规、标准和认证方面的 发展 也相对落后。
目前纳入生态纺织品监控范围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禁用染料、防腐剂、杀虫剂、甲醛、含氯有机载体等,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是以偶氮为基础的leyu乐鱼官方网站,而可能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约为210种。这些染料在与皮肤的长期接触中,会在正常代谢过程中分泌物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或因色牢度差通过皮肤吸收而在内发生分解或还原,产生某些对有致癌性的芳香胺。
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癌变的染料,其中最著名的品红染料早在100多年前已被证实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关。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有7种,致癌染料在纺织品上绝对禁用。
某些染料已被证实对有致敏作用,因而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这些染料的使用也列入受控范围。
使用金属络合染料是纺织品上重金属的重要来源,而天然植物纤维在生长过程中亦可能从土壤或空气中吸收重金属。此外,在染料加工和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带入一部分重金属,还有一些重金属来自某些服装辅料或饰品表面。重金属一旦为所吸收,则会累积在肝脏、骨骼、肾脏、心脏及大脑中,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健康造成巨大伤害,尤其是婴幼儿。
在印染加工中,甲醛污染主要来自于助剂中的游离甲醛及助剂分解产生的甲醛。甲醛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也可能引起呼吸道发炎,作用时间过长将引起肠胃炎、肝炎等症,亦可能诱发癌症。
五氯苯酚(pcp)是纺织品采用的传统防霉防腐剂。动物实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pcp十分稳定,在纺织品中的 自然 降解过程缓慢,穿着时会通过皮肤在内产生生物积累而危害健康。虽然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明令禁止,但实际上仍在使用中。2,3,5,6-四氯苯酚(tecp)是pcp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和环境同样有害。
载体染色工艺是聚酯纤维纯纺及混纺产品常用的染色工艺,有助于分散染料在常压沸染条件下对聚酯纤维进行染色。某些廉价的含氯芳香组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是高效的染色载体。研究表明,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对环境是有害的,对人具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在种植中会用到多种农药。在棉花生长过程中被纤维吸收的农药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虽大部被去除,但仍有可能会有小部分残留在最终产品上。这些农药对的毒性强弱不一,且与在纺织品上的残留量有关,其中有些极易经皮肤为所吸收,且对有相当的毒性,为致癌因素之一。
人们常把在纺织品上检测出残留的多氯联苯衍生物归入杀虫剂。其实多氯联苯并非作为杀虫剂,而是作为抗静电剂及阻燃剂而可能被引入纺织品。多氯联苯对有毒,会引起皮肤着色、肠胃不适,并有致癌作用。
环境激素是一类对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目前被禁止的环境激素有70多种,与纺织助剂有关的有10种左。
推荐新闻
- 家纺活动软文怎么写2024-07-27
- leyu乐鱼官网纺织产品行业研究精选(九2024-07-27
- leyucom乐鱼官网家纺公司简介(202024-07-27
- 家艺空间家纺2024-07-27
- leyu乐鱼官网家纺品牌介绍广告文案(实2024-07-27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5280820152
公司传真: 0597-6855886
电子邮箱: leyusports@fjdlmk.com
公司地址: 福建省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